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将满一周年 专家把脉科技金融投融发展新路径

2022-11-17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去年11月25日,济南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如今一年即将过去,济南在科创金融改革领域取得了哪些成绩?如何实现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如何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11月15日召开的第二届大明湖论坛暨山东省社科联社会组织学术月活动上,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初步建立,仅从基金情况看,截至9月末,全市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214家,管理基金707只,较年初增加122只,管理基金规模达到1179.56亿元。

  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创投强则科技强。创业投资主要投向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发挥着引擎作用。”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中英表示,我国创业板超过七成、科创板超过八成的公司均得到过创投机构的多轮投资。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我省应做强头部城市和头部机构。

  而在去年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后,济南即被赋予了重任。

  “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就是要解决当前金融在支持科技创新实践中遇到的诸多‘堵点’‘痛点’问题,加快形成‘科技—金融—产业’的高水平循环。”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张新波表示,经过一年的努力,试验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在济南初步建立,比如在强化对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的基金支持方面,济南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实缴总额分别达到4.28亿元、149.64亿元;规模62亿元的齐鲁科学城科创投资基金落地,首期计划实缴出资12亿元,重点推动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设立科技分(支)行等科创金融专营(特色)银行机构20家,推出科创企业专项信贷产品44项,以解决初创期、成长期的企业融资难题。

  据介绍,截至9月末,济南市首批次确定的6834家科创企业中,有贷户数占比较年初增加近4个百分点,贷款余额1274.7亿元,其中信用贷款720.9亿元,同比增长25.4%;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9%,较年初下降26个BP(基点)。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83家、省级瞪羚企业178家,在全国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14位。

  用科创金融促进创新驱动

  尽管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要实现金融更好地服务科创企业,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科创金融的本质和难点在于实现知识产权的融资,而非依赖传统的实物抵押、第三方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产研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徐如志教授表示,痛点和难点在于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评估难、知识产权处置及交易难,如何基于科创企业未来的高收益和高成长性、而非单纯基于当前和过去的现金流实现对科创企业的融资。

  张中英表示,创业投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很突出,比如募资渠道不宽,六成以上的创投机构认为长期存在募资难问题;对新兴经济支持力度不强,近一半的创投机构投向“专精特新”企业的资金占比低于10%。再比如,管理机制有待提升,国有创投公司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方面存在制度性约束。

  张中英建议,为推动创业投资发展,我省应做强头部城市和头部机构,做通募资及退出渠道,做优激励、统计、税收制度建设,做好人才及中介服务,持续优化“创业创新+创投”的创新生态环境,促进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

  作为股权类资产管理规模80亿元、设立20只基金、已投资项目80余个、有17个项目实现了在国内上市的源创多盈投资集团,其总经理冯壮志在投资过程中发现,科创团队产学研脱节、成果转化困难,专业科创投资主体稀缺,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欠发达等诸多因素,都阻碍了资本对科创企业的投资。

  “应鼓励产研结合,科研机构以市场的眼光看待科技创新,才能走出闭门造车的困境。”冯壮志建议,推进科技金融的发展需要建立一批新兴产业专业投资机构与之对应,特别是沿着科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有不同的投资机构与之匹配,从而能够将科技金融体系完整地规制出来。此外,还需培养专业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一方面需要懂得科技创新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也需要了解科技企业的金融投资逻辑。“中介服务机构应当建立起一个科技金融创新平台,将资源共享,并引导资源自主匹配,才能实现科技金融体系的良好发展。”

字体

分享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