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尺!山东工业先进技术装备竞逐“四绿”新赛道
山东要推广工业领域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装备了。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接连发文,分别开展本年度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遴选推荐工作、公布上年度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名单,以及组织开展本年度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推荐工作。
记者发现,上述工作涉及了大气治理、污水治理、环境监测仪器、固废处理装备等环保装备制造业,工作的开展更与“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紧密相关。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表示,绿色低碳发展包含循环经济,将排放物视为“放错位置的资源”;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方向之下,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的推广也遵循了上述原则,做到单位产能下的污染物与碳排放更低。
综合利用“放错位置的资源”
从2月底开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对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装备进行推广。
2月27日,《关于开展2025年山东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印发,面向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机电产品再制造等四个领域,遴选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设备。
随上述文件印发的,还有《工艺技术设备应用实例表》。该表格明确,拟推荐的工艺技术设备必须分别明确设计、实际综合利用(再制造)能力,还必须填写从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的综合利用(再制造)量及相关产值,同时还要明确投资、运营成本和利税等。
工业领域的先进技术装备不仅仅面向工业固废等四个领域。同样是2月27日,《2024年度山东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名单》公布。入选该份名单的共计53项技术,并分为“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工业节能降碳技术”、“高效节能装备”以及“环保技术装备”四个方向。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上述技术装备除了涵盖能源回收外,还涉及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治理等方面。
3月5日,《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推荐工作的通知》印发,大气治理和污水治理也被纳入待遴选的先进技术装备范畴:该文件明确要组织开展第九批大气治理、第七批污水治理、第七批环境监测仪器、第六批固废处理装备等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推荐工作。
据了解,截至2024年11月,山东(不包括青岛市)共计公告了47家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企业,其中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大气治理)规范条件》,山东新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山东海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环境监测仪器)规范条件》,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固废处理装备)规范条件》的企业。
作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周勇直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一套完整的经济体系,这个体系要求在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生产、流通、生活、消费等环节,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理念,并使该体系的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之下。“‘世界上没有废品,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这个说法便是该发展理念的总结。所以,工业领域先进技术装备的遴选推广,目的就是要对‘放错位置的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他表示。
绿色低碳代表了先进发展方向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上述三个文件,将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与废弃物减量、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等联系在一起。
“工业领域的技术装备之所以能称为先进,就是因为它节能、高效,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更少,生产出的产品更多。”周勇如是总结。
在他看来,技术迭代的方向是随机的,而有些迭代或许只是精简了设备制造成本,“比方说部分‘小散乱污’企业,通过不断‘精简’生产工序以及必要的治污设备,将‘万元投资效率值’最大化。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高碳排放与高污染,所以这种生产工艺的所谓迭代,必然不是我们提倡的。”
也正因如此,将“绿色低碳”与“先进”联系在一起,正是给工业领域的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装备定下了发展方向。
周勇还提到,随着现代环保理念在工业生产中的不断应用,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这“四绿”建设已然成为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显而易见的是,大力推广适用于绿色低碳工艺技术的先进装备,是“四绿”建设的重要前提。
“随着先进装备不断推广,工业领域必然会迎来一波设备更新的热潮。”周勇说,“与此同时,先进的发展方向,将确保生产装备将更多的煤矸石将作为燃料,将更多的氮氧化物废气生产成化肥,同时在相同能耗的前提下,先进装备也将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最终实现工业领域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杜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