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推荐>正文

生在大海边,敢当“弄潮儿”

来源:大众日报发布时间:2018-09-23

生在大海边,敢当“弄潮儿”

开放包容的威海,孕育出一批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企业家

“选择投资西安,许多人起初并不看好。但我对自己的团队和积累的经验有信心。今年6月份,我们的大型演艺《驼铃传奇》在西安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追捧,最多的一天观众达5.5万人,预计今年景区接待人数突破400万人。”9月20日,华夏文旅集团董事长夏春亭对记者说,“敢闯敢干不认输,是我们威海企业家都有的精神品质。”

威海三面环海,海岸线长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这座城市因海而生更因海而兴,这里的人民也深深地刻上了大海的印记。在搏击风浪中,威海人敢于向大自然的伟力挑战,养育了子孙后代,富庶了一方经济。无论是自然界的大海,还是浩瀚“商海”,威海人都在扮演着“弄潮儿”的角色,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是威海商风的一个鲜明特点。

20世纪90年代,早在中韩两国建交之前,威海便开通了中韩海上第一条贸易通道,拉开了中韩合作的帷幕。在中韩自贸协定谈判中,威海积极争取,推动建设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成为首个写入自贸协定的中国城市。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同意威海开展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靠着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威海共争取国家、省改革试点58项,其中国家试点31项。威高集团、三角集团、金猴集团、光威集团、华夏集团、家家悦集团等企业,创业起点都很低,在改革开放历程中,勇于接受挑战,善于抓住机遇,都成长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企业,这些企业的领头人,无不“敢”字当头,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片天地。

人们常用“海一样的胸怀”来形容一座城市的开放和包容,威海的企业家也同样有着开放和包容的气质。威海见证了甲午之耻、英租之痛。闭关锁国的结果是侵略者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威海人对开放的理解更为深刻,威海企业家主动开放的意识更为强烈。1987年,地级市建立之初,威海就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经积极争取,享受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威海提出了“威海之外都是外”的开放理念,逐步构建起面向全球的多层次开放格局。在引进美国惠普、德国马夸特、比利时贝卡尔特等一批国际知名公司的同时,威海企业家加快走出去步伐,迪尚集团收购韩国上市公司,在美国收购多个服装品牌,在欧洲设立服装设计创意中心,全球顶级服装设计师为我所用,昔日的传统服装企业正在向国际化、现代化的服装企业集团迈进。

编辑:高娜